【免疫性疾病】【三甲散】【红斑狼疮】【类风湿】我用“三甲散”这一古方,治“类风湿、硬皮病、红斑狼疮”等自己免疫性疾病,非未必之恰好
I导读:咱们不错随着这篇著作再把“主客交病”的见地拎一拎,表示一下三甲散若何把胶结的“主客”明白。咱们还不错拓展念念考,尤其是看到作家的二、三、四案,都是免疫性疾病,免疫的分子机制是不是和“主客交病”有点肖似之处呢?且临床也确乎时时施展出营血受损、热毒痰瘀搀杂的景象。全球不错盘考一下。
—本文约3368字,预测阅读9分钟—图片
“主客交病”与三甲散的古方新用
作家/胡翘武作家先容:胡翘武(1915-2002)名邦宁,男,安徽歙县东说念主,曾为安徽中医药大学从属病院主任医生,宇宙首批老中医药各人学术教学接管责任指令浑朴,安徽省名老中医。15岁就师再行安名医汪泽民,擅长中医内伤杂病及外感热病的诊治。著有《中医临证三字诀》《老中医教学集·胡翘武专辑》《橘井一勺·四时时见感证求径》等,并在国内中医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。图片
吴氏又可在《内经》“主气不及,客气胜也。”及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之正虚邪实,主客搏结而产生发病机理的念念想指令下,于《温疫论》中初度以“主客交病”立为专病盘考。
谨慎叙述了因营血不及,疫气内侵,“客邪胶固于血脉,主客交混,”而致“谷气暴绝,愈加胸膈痞闷,身疼发烧,一夜不寐”等病症,针对此证之机因,又创立了“多有得生”之三甲散。
↓《主客交》篇及“三甲散”构成加减↓图片
图片
来自《温疫论》
综不雅全文,不错窥测此重笃之疾,难辨之证,又极易诞妄之治,一火于病危者甚多,毙于药误者亦复不少。
吴氏积心良苦地立此病,创此方,旨在免后东说念主重蹈复辙,再误入失治误治之邪路。
考“主客交病”为客邪与不及之营血互相胶固,胶漆相投的温疫病之变证范围,然吴氏所论之病症现今虽未几见,就其发病机理与其施展之部分症状在温病杂病中也常可遇,为能明辨机因,量度虚实,明白主客之交混,投服三甲散,确能收到不行念念议之效。
图片
五十年代初,原邑县病院收治一疗养五十余日高热不退之20余岁的男性患者,因西药用尽无效,特邀余与同说念岑仲惠医生诊断。
病者呻吟床第,面色皎红,肌肤炙手,肉削骨立,肤如甲错,无汗,全身枢纽痛楚,口干不甚欲饮,溲黄便结,食欲暴减,右腹有一痞块,按之坚如复盆,舌红少苔脉细数。
诊毕与仲惠商榷后,觉得此即温热之邪,久稽气营之间,且与血脉混为一家,久病体弱,正不托邪出门,血瘀络阻,结为症瘕,不易明白成为痼疾,
治当滋阴消热,化瘀通络,引邪由里透表。
因病机与吴氏立论调换,治则与三甲散之方意也颇一致,遂拟三甲散全方予服,五十余日之高热竟两剂退净,后用此散为末以消重要,也获颐养,益信吴氏立论处方无欺世盗誉之举。
三甲散(构成及剂量,见文前图二)以味咸性寒,既可益阴消热,又能散结软坚之鳖甲,与“滋阴益智,治阴血不及,劳热骨蒸,久嗽痎疟,症瘕崩漏,五痔难产,阴虚血弱”(《备要》)之龟板为君;
臣以归芎甘草,养血和血,固正托邪;以性善走窜,搜风通络,消症化瘀之穿山甲,䗪虫、僵蚕,与“除留热在枢纽营卫,虚热去来不定……心胁下痞热”(《别录》)之牡蛎为佐。更以清轻宣透之蝉衣为使,与介属之品由里而引邪外透,使胶固之客邪与血脉诀别。全方共奏滋阴养血,清热透邪,搜风通络,蠲痹消症之效,使胶漆相投之邪一分为二,正得援救滋固,邪被蠲透放弃,达滋透并行,攻补兼施之妙用。笔者诈欺这一古方对一些久治不愈之顽症却收到稳重之效,特别是被西医确诊为结缔组织性疾病,经治无效者,也可获梦想之应验。现录数则如后,仅供参考。一、寒颤高热案
韦某,男,36岁,务农。1972年6月初诊。患者于68年春即罹寒颤高热,三日一发之疾。
五年来虽经省市级病院屡次诊治,或以三日疟给药,或疑败血症入院,或拟结缔组织性疾病论治,临了终因诊断不解,医治无效而返里。
患者发育中等,养分一般,晦气无欲神情。寒颤之后片晌高热,随微汗而热退身凉,三日后前症又发。
间歇时分饮食二便平时,但因病久且重,杂投方药,形骸日渐软弱,精神大为沮丧。口苦咽干,舌暗红欠润,苔薄黄,脉弦细数。
此乃邪伏厥少两经,热久阴伤,久病入络,与气血混为一家,交结不解。必借介虫之药入阴搜络,佐宣透之品达邪于外,冀其表里明白,邪热可退。
处方方拟三甲散化裁:鳖甲15克,龟板15克,炮甲6克,蚕砂12克,青蒿10克,生白芍12克,蝉衣6克,僵蚕10克,䗪虫4克,甘草6克。三剂。二诊:药后前症有减,届时只潮热微寒一次,时短症轻,原方继服七剂,诸症全愈。二、类风湿性枢纽炎
李某,男,33岁,1971年9月初诊。患者全身枢纽,尤以指趾枢纽痛楚为甚已达八年之久,虽经中西诸法诊治,疗效不显。
连日来指趾枢纽及腕、肘处红肿热痛,指间枢纽梭形荒唐,屈伸不利,两足步调甚艰,微有寒热,口干溲黄,舌红瘦少苔,脉细弦涩。
此营阴失掉,络脉瘀阻,痰浊闭结,久必伤筋损骨。
非大剂滋阴养血,柔肝益肾不及以周正,无虫介入络搜剔,逐瘀蠲痹不及以祛邪。
处方鳖甲20克,龟板20克,穿山甲10克,䗪虫6克,牡蛎20克,僵蚕12克,当归15克,炒白芍15克,生地30克,忍冬藤30克,淮牛膝20克,地龙10克,甘草6克。十剂。二诊:枢纽痛楚缓解,红肿消减,原方既效,无用更张。
予上方十剂为末,真金不怕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10克,日两次。服后诸症均巳,仍拟丸药又服半年,于今未见复发。三、硬皮病
秦某,女,32岁,1982年10月17日初诊。患者面部皱纹覆没,色彩荒僻,话语时张口受限,两目开闭沉重,形如偶象。年前手臂皮肤弥留绷急,面前冉冉变硬,弹性覆没,名义色泽如同涂蜡,持之不起,推之无皱,行动行为欠灵。
虽确诊为硬皮病,但经治未效。近月来又增歪邪正低热,枢纽酸痛,纳差恶心,及便秘与腹泄轮换出现等症。
体重松开,月事紊乱,舌暗红苔薄黄微腻,脉弦紧细数。检视所服方药,除理疗外,即激素及中药活血化瘀,温阳益肾,通络利湿诸法。
脉证合参,窃念念此乃风湿之邪郁结肌表,与气血交混,痹阻络脉,久而化热伤阴。
络脉既少气血之滋补,又遭邪热之煎灼;肌肤被痰浊壅滞,营卫构怨,玄府闭阻,而现如斯之症也。治颇毒手,暂拟滋阴活血,利湿化痰,通络蠲痹之虫介之品音问之。
处方牡蛎30克,鳖甲15克,龟板20克,炮甲16克,苡米30克,僵蚕12克,䗪虫6克,蝉衣10克,当归12克,丝瓜络10克,桑皮、枝各15克。十剂。二诊:低热已退,张口、启闭眼睑、行动行为较前纯真,首方既效,药合病机,法当挨次再进。
由于病程较长,难以飞快奏效,遂予上方加甘草6克,十剂蜜丸,每服10克,日两次。三月后诸症大见好转,后又予原方加黄芪、熟地等为丸,对持半年遂日渐向愈。四、系统性红斑狼疮
叶某,女,36岁,1974年7月8日初诊。
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三年。两月来发烧不退,遍身枢纽痛疼,胁肋胀满,肝脾王人大,质中等硬度,虽经激素及抗感染疗养,停药后诸症如旧,口于欲饮,神疲纳差,溲黄便结,舌红苔黄腻,脉虚细数。
此为营阴亏虚,干冷之邪久稽气营不解,遂投清营汤加减。七剂。
二诊:发烧未退,他症已经。因念念混热之邪与营血搏结,久则胶固血脉,而致主客交混发为锢疾。不使主客分折,透邪出门,热无清退之机。
处方决意改三甲散化裁,拟方:鳖甲15克,穿山甲6克,䗪虫6克,龟板10克,蝉衣10克,僵蚕12克,茵陈15克,白茅根30克,牡蛎20克,赤芍12克。五剂。三诊:服药三剂后热减,尽剂热退,食欲大振,身疼亦减。因虑肝脾肿大,故仍拟上方收支连服二月,后改为散剂又服三月,
发烧之症从未再起,枢纽痛楚亦消减七八,肝脾只肋缘下刚可波及。数年之疾虽未敢说颐养, 但获得了改善症状,限度发展的疗效。
按
图片
类风湿性枢纽炎、硬皮病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王人为自己免疫性疾病。因免疫复合物之胶固千里积,能酿成组织毁伤及机能的碍障,从而变生很多难以颐养的痼疾。
余诈欺吴氏三甲散对部分自己免疫性疾病却能收到较为稳重的疗效,殆非未必之恰好。
窃念念抗原为致病因子属病邪;抗体即为机体针抗拒原而产生相应的抗病物资,属浩气;如邪盛正虚,正不堪邪,反与邪结为祟,变为无益机体的复合之物,与吴氏所论病邪“与血脉胶漆相投”, “主客交混,最艰难懂”,“结为痼疾”发为“主客交病”之机理,虽不行视磨灭律,但又似有不约而同之处。
由此可见,免疫响应性疾病这一近代发展的医学表面,而我国医家早在数百年前,以至二千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书中即有肖似的记录,如《素问·痹论》之机因及不痛不仁之语即可佐证。而明代吴又可更明确地建议了“主客交混”,邪“与血脉胶漆相投”之复合物所酿成组织毁伤及机能碍障的疾病;
又创立了分析主客,透邪出门之三甲散来疗养此类病证,实为难能庄重。
三甲散虽非免疫性疾病的惟一方剂,如能将吴氏“主客交病”这一陈旧而又有新人命活力的表面扩大到其它邪“与血脉胶漆相投”之复合物而致生的疾病中去,进一步拓荒三甲散的适应范围,为磋议现在尚感毒手的免疫响应性疾病的疗养将有较大的裨益。(胡国俊整理)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管事,通盘实质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实质,请点击举报。